其实,科普番我一向是拒绝的。
我们的身体里大约有三十七兆两千亿个细胞,日复一日365天24小时活力满满的在工作……
今天金成先生呕心沥血要推荐的是一部动漫,制作良心,动画找不到贴图,每一帧都是原汁原味,仿佛还有铁锈的味道,对对对,就是血液的味道,是恐怖漫画?
尤其是生物科普向,毕竟这个学科曾断送了我的理科梦。
今年的暑期档优秀的动画新番还真不少,无论是骨王《overload》第三季,还是《free!》第三季或是《进击的巨人》第三季等人气巨制都迎来了新一季度的回归。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一部叫做《工作细胞》的科普向动画却喧宾夺主,成为了暑期档新番中最具话题性的作品之一。
不!是最最正宗的科普软萌妹漫画《工作细胞》
再好看都不行。
科普漫画真的有那么强的可看性吗?听我细细道来,味道还不是一般的好,日本动漫界用一部《足球小将》让一代日本国家队人才辈出,这部《工作细胞》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食尸鬼、巨人、银魂、猎人…全部完结了也不行。
《工作细胞》改编自清水茜的同名漫画,由《JOJO的奇妙冒险》的动画制作公司david
production负责制作,于7月7日开始首播于日本的夏季档7月番。
1:
就是本能的抵制,不看!
目前这部动画已经播出了两集,豆瓣评分高达9.2分。
万物皆可萌化的人设
然而偶然间在网上刷到,看了三分钟后表示……
最生动的生物课堂
为什么这部动画播出后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那么高的口碑与人气呢?原因就在于日本人本着万物皆可萌化的基本原则,将人类身体里的所有细胞全部都拟人化成了动漫角色!
对不起,血小板太萌了,这番我追!
而这动画还将人的身体内拟化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厂,而身体的各个器官部位则变成了这个工厂内部的各个车间,且这些细胞化的人物角色成为了这座工厂里的工人,日复一日辛勤的工作着……
故事的一开始把人体打开之后把血管里面的世界全部以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生物教室真的把大家的屁股一下子黏在了座位上。‘
《工作细胞》,看名字也能猜出个大概,是一部关于人体内细胞如何运作的硬核生物科普番。
我们先把红细胞和中心粒细胞这对CP放在一边,全篇最大亮点可能就是这个声音软糯外表酷似低年级小学生的血小板了,为什么我赞叹这个人设,首先她非常符合血小板在血液中本身身型就比较小的特点,其次血小板生命周期大致在一周左右,所以他们确实是长不大的,我这么和你一说,再看看这么一幅图,我想这个生物常识就已经刻在你的脑子里面了。所以作品的好绝非偶尔,花几天时间就把B站动漫区屠榜一定有更加硬核的原因。
登陆B站后,瞬间爆火,更新的两集播放量全部过千万。
怎么样?看到这是不是被11区人民的丧心病狂给吓到了!
再给你们看看这部动画里的主要角色
主角CP设定非常的强烈,色彩简练但是富有极高的识别度,白血球真的以纯白色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杀死细胞的同时,血液直接染红衣服,最简单最让人联想起主角白血球勇敢淡定的个性的设定
在B站七月番排名第一
这是女主红血球:
到目前为止的几集都是由女主角红细胞经常迷路串联起来的,剧本有趣但是身体各种应对外界细菌的故事又像模像样,让人喝着快乐肥宅水就这么看下去了!
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将人体内部拓展成了一个具有完整世界观的空间,将体内所有细胞、细菌、病毒全部拟人化。
并且,还给他们都赋予了既鲜明又符合事实的人设。
这是男主白血球:
来看看场景,都是加上想象力之后,通过城市的样貌展现身体的每个器官,那么街道就变成了血管,非常的自然的设定,观众接受上无任何的障碍,看整部动画的时候和小时候看五颜六色的绘本一样开心
比如,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是这样。
2:
这是反派肺炎球菌:
恰到好处的科普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送氧气、二氧化碳
猝不及防的学习
在《工作细胞》中,成了身穿红衣的快递少女。
这是血小板:
对于细菌的侵入,剧中都是用很强烈的镜头来展现,图中就是肺炎链球菌的形象,天哪!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非常诧异竟然自己能很流畅地打出细菌的名字。这种刻在脑子中德科普让我想到片头一直有那么一句话:“今天有约37兆2千亿个细胞在精神十足地工作”,这句话你看到第三集的时候已经成为你的知识了。
元气满满又笨手笨脚的红细胞
血小板现在以超高的人气迅速圈粉无数,萌即是正义,可爱即是正义!
白血球则变成了专杀细菌病毒,杀气腾腾且外冷内热的武力担当。
甚至有B站网友如此说到:“纵观所有番剧中的老婆,只有这一部番剧中的老婆是我真正拥有的……”太扎心了吧老铁……
我们白细胞的一种
中性粒细胞在战斗时候,突然被细菌表面的荚膜缠住,这样旁白会马上来一段科普,这么激烈的场面中我都静下心来暂停看了两遍,这种强迫症一般的感觉久久难以平复
尽职尽责的白血球,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动画的第一集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肺炎球菌的故事。
这样的科普在剧中比比皆是
当然,圈粉最多的还得是血小板,他们成了一群萌到犯规的小萝莉、小正太。
红血球在动脉搬运着氧气,肺炎球菌大量袭来,在入侵的过程中被白血球击溃。
3:
但是其中有一个肺炎球菌成了漏网之鱼躲了起来,为了能够入侵到肺部。
神剧还不止这些
都别抢,这是我的
成功都没那么简单
人设讨喜以外,[工作细胞]也不忘了一本正经地让观众get各种知识点。
红血球是一个路痴,带着二氧化碳完全不知道去往肺部的车间该怎么走。
只不过“添油加醋”后,让人惊叹原来知识还能这么有趣。
巨噬细胞拟人成御姐战斗员,洋服与大柴刀的混合人设,不仅让你记住了巨噬细胞超强战斗力,还让你感受到了巨噬细胞找出抗原及传递免疫信息时候的温柔
误打误撞之下在其中的一个仓库中又碰上了肺炎球菌。
把“喷嚏”变成了人体内部的一次火箭发射,有趣又形象
这时白血球赶到准备干掉肺炎球菌,没有料到肺炎球菌使用了大招“荚膜”困住了白血球后趁机逃脱。
唉,这番要是早出来几年,我的生物也不会挂了。
接下来还是亮点,生物老师花一节课才能讲完的树突状细胞活性化T细胞这样的较难知识点,里面变成了一场心灵鸡汤的谈心,这样的方式谁会不喜欢呢?
①
白血球需要找到逃跑的肺炎球菌,而红血球则需要将二氧化碳运往肺部,再加上红血球是新来的路痴完全不知道去往肺部的路该怎么走,无奈之下白血球只能亲自带着红血球去往肺部。
万物皆可萌
通过杀手T细胞的出动,把身体一套免疫系统的机制全部简单呈现在观众面前,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在这里听说辅助T细胞,名字有点像副总,但是人家才是真正的司令!
硬核生物番
《工作细胞》改编自清水茜在《周刊少年天狼星》上连载的同名漫画。
从2015年4月连载至今,原作一共才差不多30话,并没有积累庞大的粉丝群。
加上拟人化的角色设定也很容易给人一种低龄向科教片的感觉。
形象、直观的科普
因此,在动画化的消息传出后,普遍不被人看好。
显然,打脸了。
从目前更新的两集就能看出来,《工作细胞》集合了日常、战斗、职场、科普、中二和治愈。
把科普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带有热血激萌。
说它是七月霸主番,丝毫不为过。
白血球负责热血,红细胞负责搞笑
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工作细胞》很聪明的把“科普”完美融入了故事情节中。
作为主角的红细胞在设定是个路痴,上来就抱着氧气满世界找“肺”。
在她到处迷路的过程中,人体结构的运作机制也得以展开。
心脏瓣膜是个“单行道”的知识点快拿笔记一下
把淋巴管比喻成军事禁区也很到位
故事的主线聚焦在人体细胞和外来入侵者之间的战斗中。
第一集中,名叫肺炎链球菌的入侵者就从血管内钻了出来,准备侵略人体。
感染后会突发高烧或引起肺炎
红细胞面对这种“怪物”当然是毫无反击之力了,但是人体内37兆2千亿个细胞,总有能治它的。
比如白血球。
细胞我白哥,人狠话不多
哪里有细菌入侵,哪里就有白血球。
小白登场后奉行着“不BB就是干”的原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三下解决细菌,抱得小红归。
没错,你体内的细胞都在谈恋爱了,你呢?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小清新的《工作细胞》在战斗场面上丝毫不含糊,打斗模式开启下,分分钟能感受到经费在燃烧。
白血球和细菌的大战
当然,也不是每场战斗都这么轻松的。
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完整的皮肤保护下,病毒很难入侵,但要是皮肤破了就不好说了…
要知道,在你看来轻轻的擦伤,对于体内的细胞们来说,其场面可不亚于一场核弹爆炸。
擦破点皮=城市被毁
皮肤出现伤口后,不少细胞就顺着伤口“掉”出去了,也就是咱们看到的“流血”。
流点血到没什么,但是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也会趁机一窝蜂冲进来侵占人体。
无数细菌病毒侵入人体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就打响了。
辅助T细胞坐镇指挥
白血球打头阵
淋巴球军队作主力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从旁支援
当然,还有萌萌哒血小板,制造“血痂”堵住伤口,防止后续病毒细菌的入侵。
不要抠血痂了!你知道血小板们有多努力吗!
你看看,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细胞们多努力。
要爱护自己,不要辜负细胞们辛勤的工作哦~
辅助T细胞司令部为了抓住逃跑的肺炎球菌甚至派出了杀手T细胞(淋巴细胞)四处搜寻肺炎球菌的下落。
世界上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讲故事,简单的是谁都可以讲,难的是谁讲得有趣讲得由浅入深!
②
这里的杀手T细胞部队被拟化成了特种部队的样子。
人体德工作细胞每天都在抵御着不同的外敌
寓教于乐
感冒会怎么样?
这样的动漫请再来一打
像《工作细胞》这么有趣的设定,其实不止这一次。
2001年的[终极细胞战],也是将细胞拟人化,还原了人体内部的世界。
我记得中央六曾放过好几次
可以把[终极细胞战]看成是一部人体内的[绝地战警]。
由于主人“弗兰克”不讲卫生,吃了一颗被猴子啃过的苹果,“瑞克斯”病毒因此进入他的体内。
病毒在颜值上就暴露了
此时,弗兰克体内的白血球“奥滋”还忙着和感冒药“德雷克斯”耍嘴炮呢,一个不经意就大敌当前。
两人只能联手包围弗兰克的健康
[终极细胞战]没有《工作细胞》这么强的科普性,但也从侧面告诉孩子们:多喝水多运动,少吃零食少睡觉。
事实证明,寓教于乐的效果远比照本宣科强得多。
2010年,我国也有一部同类动画,《蓝猫健康特攻队》。
《蓝猫》系列一直是童年的科普神作
《蓝猫健康特攻队》从创意、策划到制作历时三年,云集了大批业内精英集体策划。
片中涉及到的专业医院知识,也都由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把关,论科普的准确和严谨性,可能比《工作细胞》还要更胜一筹。
和[终极细胞战]一样,《健康特攻队》中的男孩团团也是因为吃下污染了的食物导致病毒入侵,随后蓝猫带队解决病毒。
在团团体内肆虐的病毒“古力”
[终极细胞战]和《健康特攻队》的出发点,都是用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健康理念。
有意思的是,《工作细胞》不一样。
原作者清水茜的创作契机,是为了帮妹妹应付考试。
我妹妹在学习细胞方面知识的时候,说“画成漫画应该容易记住”,于是拜托我画出来。
巧的是,当时清水茜正愁不知道毕业作品画什么,两人一拍即合,一个负责查资料,一个负责编故事。
“细胞拟人化”的故事也因此展开。
早期《工作细胞》插画
在清水茜的毕业典礼上,她的作品被一位编辑看中,并选入了《周刊少年天狼星》。
连载之后,清水茜觉得不能像之前那样随性地创造了,涉及医学生物知识上务必更加严谨,避免对学生读者造成误导。
在《工作细胞》的漫画中,到处充斥着大量细节,如背景中显示屏、电子公告牌中的文字,哪怕读者注意不到,也要保证准确无误。
庞大的背景中有很多信息
估计这也是原著漫画3年才画了30话的原因吧…
而这些细节也成了动画化工作量最大的部分。
动画版《工作细胞》的导演铃木健一表示,原著中大量的细节都需要准确地还原在动画上,还要进行上色和运动化,麻烦是麻烦,但一个不敢漏。
动画版的还原
甚至遇到漫画中,小到无法辨认的文字,铃木健一都得特意给清水茜打个电话,“XX话XX页左下角的纸条上,写的是啥?”
漫画和动画版同场景对比
由此可见,做一部科普向动漫,比一般动漫难多了。
因为不光要和别的动漫一样好看,还得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否则一旦被人指出错误,结果往往是毁灭性的。
显然,《工作细胞》在这两者上都几乎做到了完美:
说有趣,可以一边萌着血小板,一边高举红白CP大旗,说科教,我都想再学遍高中生物了。
期待其他学科也纷纷效仿,早日出现《战斗代数》、《进击吧单词》、《氢氦锂铍忍者村》等优质动漫。
那个时候,谁还怕上学啊。
–
文:涵葛格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电影解毒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红血球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肺部肺泡的毛细血管中,完完没想到的是肺炎球菌原来就躲在红血球搬运的存放二氧化碳的箱子里啊!
腹泻了会怎么样?
擦伤了会怎么样?
正当肺炎球菌准备吃掉红血球,白血球在千钧一发之时从排风管道登场英雄救美。
精彩世界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原来白血球能够通过游走(指组织内部自由移动)的方式穿过血管壁赶赴敌人的所在地。
许来日方长,有几人来往
可是在白血球与肺炎球菌战斗的过程中发现他近战完全拿肺炎球菌没有办法,他的攻击破不了肺炎球菌的防御。
如果你也是只刺猬,请拥抱我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肺炎球菌可以利用荚膜(某些原核生物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液状物质)来保护自己,荚膜会比普通生物膜更加坚硬的多。
战斗处于下风的白血球带着红血球一起从支气管逃往了呼吸道黏膜。
肺炎球菌追着他们也来到了呼吸道黏膜,可是却落入了白血球的陷阱。呼吸道黏膜将肺炎球菌成功捕获并且随着支气管的运输被喷嚏一号火箭发射了出去……
不关注
就捣蛋
那么从第一集我描述的剧情与截图当中我们都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知识点呢?
1.红血球:因含有大量血红素而呈红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2.白血球(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工作是清除从外部入侵体内的细菌及病毒等异物。中性粒细胞占血液中白血球的半数以上。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金成先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3.红血球的工作是将氧气送往身体的各个细胞中,将二氧化碳送往肺部。
4.荚膜:位于某些细菌表面的结构,保护细胞本体免受白血球等细胞的攻击。(荚膜会粘附于细胞表面。)
5.杀手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遵从辅助T细胞的命令出动。是识别并破坏移植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癌细胞等异物的杀手。
6.白血球可在组织内自由移动(游走)。
7.喷嚏:将鼻腔里附着的尘埃或病毒等异物排派排出时产生的被动反应。还会在过敏反应及用细纸卷挠鼻腔、吸入胡椒粉、看到太阳等受刺激的情况下发生。
这些都还只是我在描述的剧情与截图中能够提取到的部分知识点,如果你认真的观看动画的话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与生物的相关知识。
我们总是在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但所谓素质教育其实就应该是从兴趣出发从而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不能培养出兴趣,那学习的过程将会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
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部动画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将身体中的细胞给拟人化,让细胞拥有人性,不再只是枯燥的概念。
动画中人物的日常工作便是各种细胞在人体中的功能与作用,而随着剧情的丰富与深入这些功能与作用将会以更为细节的方式展现出来。
动画中对于人体器官的各种设定也非常的有趣,比如肺部车间里设定了一个巨大的排风系统,我们都知道肺部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点与排风系统的功能是很像的。这可以说是非常直观形象了。
再比如说红血球通过毛细血管去往肺泡的过程中找不到正确的地方,那里有无数都叫毛细血管的房间,且每个毛细血管的房门都异常狭小只能通过一人。这是因为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仅能容纳一个红血球通过。
这部动画每一集都会通过一个小故事,给你讲清楚一个生物常识以及一系列生物知识。第一集是肺炎球菌的入侵,第二集讲的是体外擦伤。两集下来,你能够通过剧情清楚形象的明白你的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各个细胞都经历了些什么。
由于人物人设的精致,再加上紧凑不拖沓的剧情与精彩的战斗画面,整个动画看下来会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而在这个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又能学习到这些生物常识,我想这就是这部动画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人气以及豆瓣9.2的高分的原因吧!
最后承包一下血小板,大家都请不要跟我抢~
style=”font-weight: bold;”>首发于暴走看啥片儿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吃麦子的马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暴走看啥片儿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